共兴达技术有限公司

方案及产品

Solutions and products

农业数字大棚监控管理系统


一、 系统概述
 

农业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将物联网布设于农田、园林、温室等目标区域,网络节点大量实时地采集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等环境信息,精准地获取土壤水分、pH 值等土壤信息。针对目前农业大棚发展的趋势,使用数字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实时的采集农业大棚内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实时智能决策,并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的环境调节设备。通过该系统的部署实施,可以为农业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设施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农业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由前端部分来完成对环境监测因子的含量的监测与汇总、转换、传输等工作,监测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这些监测因子由数据采集终端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一个非常准确的测量数据,此结果通过数据处理转换后经由GPRS网络向在线监测数据平台传输数据,在线监测数据传输平台来实现数据的接收、过滤、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并提供实时数据查询等任务。整个系统可达到:安全、可靠、准确、实时、全面、快速、高效的将真实的环境信息展现在管理人员的面前。
 


 

二、 解决方案
 

1. 设备部署方案
 

传感器

在每个大棚内部署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测大棚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参数;每个农业大棚内部署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用来监测大棚内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参数。
 

数据传输设备

每个农业大棚园区部署1套采集传输设备(包含中心节点、无线3G路由器、无线3G网卡等),用来传输园区内各农业大棚的传感器数据、设备控制指令数据等到internet上与平台服务器交互。
 

自动化控制设备

在每个需要智能控制功能的大棚内安装智能控制设备1套(包含一体化控制器、扩展控制配电箱、电磁阀、电源转换适配设备等),用来传递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执行设备。实现对大棚内的电动卷帘、智能喷水、智能通风等行为的实现。
 


 

2. 系统关系图
 

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现场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智能数据处理平台和远程控制四部分。
 


 

3. 主要功能
 

◆ 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各项参数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监测平台负责对用户提供智能大棚的所有功能展示,主要功能包括环境数据监测、数据空间/时间分布、历史数据、超阈值告警和远程控制五个方面。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视频设备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功能。数据空间/时间分布将系统采集到的数值通过直观的形式向用户展示时间分布状况(折线图)和空间分布状况(场图)、历史数据可以向用户提供历史一段时间的数值展示;超阈值告警则允许用户制定自定义的数据范围,并将超出范围的情况反映给用户。
 

◆ 系统记录数据可按TEXT格式输出,也能进入EXCEL电子表格等Office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 系统特点
 

◆可扩充性,支持主站设备、采集终端、传感器等规模数量的平滑增加,无需修改应用程序。
 

◆操作简易性:系统软件功能完善,模块化、图形化设计,全过程全中文帮助,操作简单方便。
 


 

在阈值设置功能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传感器的阈值上、下限,以及传感器数据的显示周期等。如图7所示。设定好相应的阈值后,点击“提交”,系统便保存了传感器的阈值上、下限。一旦传感器数据超出阈值设定范围,则传感器数据将会在主界面上实时告警。

 

 

5. 手机客户端访问功能
 

通过在android操作系统(2.0.1版本以上)智能3G手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以实现手机实时访问系统平台。

手机客户端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点击“登录”即可。系统会自动记录本次输入的内容,免去每次都输入用户名、密码的繁琐工作。
 

启动界面
 

登录成功后,即进入系统。输入要查看的大棚名称,即可进入指定大棚主界面,传感器的告警信息依然会在主界面上显示。
 

选择大棚的主界面
 

进入系统主界面后,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传感器数据、控制大棚现场设备,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及设备控制界面 
 

在阈值设置功能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传感器的阈值上、下限,以及传感器数据的显示周期等。如下图所示。设定好相应的阈值后,点击“提交”,系统便保存了传感器的阈值上、下限。一旦传感器数据超出阈值设定范围,则传感器数据将会在主界面上实时告警。

 

 

系统提供智能农业系统所需的三套功能子系统。

 

1. 用户操作子系统

 

2. 用户管理子系统

 

3. 系统管理子系统